2024-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5-02-16


图片
ON 报告导读

   iiMedia   Research   

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全球对大模型产业的关注度急剧上升,AI大模型已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新焦点。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出色的性能,AI大模型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AI大模型领域积极布局并提供大力支持,众多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国产大模型,同时,大量专注于大模型技术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AI大模型正逐渐融入各行各业,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根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94.16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突破700亿元大关,这表明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

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已初步展现出高效的算力利用能力、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卓越的创作能力。中国的大部分国产AI大模型能够在文本、图像等方面提供赋能,并广泛应用于娱乐、电商、工作以及多个垂直领域,为中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中国AI大模型市场蓬勃发展,预计到2026年其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大关

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大模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企业积极投身国产大模型的研发,众多大模型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已达到约294.16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突破700亿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用户调研结果:过半用户频繁使用AI大模型,主要用于工作与学习

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用户对国产AI大模型抱有高度热情,其中超过五成(51.5%)的用户每周使用频率高达4至5次,另有21.6%的用户更是每天多次使用。在应用场景上,工作与学习成为用户利用AI大模型的主要领域,分别占比53.9%和44.5%。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处理能力,有效减轻了人工重复劳动的负担,成为用户提升工作效率的得力助手。

发展趋势展望:国产AI大模型将深度融入各行业生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大模型已初步展现出算力高效利用、真实世界感知、自主学习及创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当前,中国的大部分国产AI大模型已能在文本、图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广泛渗透至娱乐、电商、工作以及众多垂直行业应用中,为中国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片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发展背景概况

AI大模型的定义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指拥有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十亿个以上)、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

AI大模型三大特征

图片

关于AI大模型的分类分析,依据其部署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云侧大模型与端侧大模型。

云侧大模型被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它们在规模上具备更大的参数空间、丰富的算力资源以及庞大的数据存储需求。云侧大模型进一步细分为通用型与行业型两种。通用大模型因其训练数据覆盖多个领域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相反,行业大模型则因其专注于特定领域而展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对特定业务场景有深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端侧大模型则主要部署于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之上,尽管其参数规模相对较小,但具备本地化运行的优势,能为用户提供更强的隐私保护。随着端侧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进步,手机、汽车等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用户带来了更为出色的使用体验。

AI大模型主要行业应用分析

图片
图片

AI大模型发展过程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驱动力:政策因素(一)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领域成为了数字中国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这为AI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驱动力:政策因素(二)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驱动力:算力支撑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3097.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云计算作为AI大模型的相关产业,云计算发展带动算力迅猛发展,助力AI大模型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产业发展驱动力:经济因素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在2023年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约56.1万亿元,并预计在2025年将会超过70万亿元,这彰显了中国数字经济取得的显著成就。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随着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数字消费模式正日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众多企业正积极投身于数字化转型的行列,这为AI大模型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市场规模及预测

据统计,2024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的规模大约为294.16亿元,并有望在2026年突破700亿元大关,这标志着中国AI大模型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当前中国AI大模型的发展特征显著,包括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行业应用范围广泛、企业积极参与以及投资持续增加等,共同推动了中国AI大模型进入爆发式增长的新阶段。
图片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产业链分析

中国AI大模型产业链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硬件领域产业链图谱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图谱

图片

AI大模型能力解析

图片

AI大模型网络安全应用

“人工智能+安全”将进一步激发更多网络安全防护新需求,催生网络安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拓展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新空间。

图片

AI大模型教育应用(一)

从场景划分,AI大模型在学生与家庭、教师、学校三方应用。AI大模型可以实现从校本素材生产加工到辅助学生学习解惑这一系列内容的应用。

图片

AI大模型教育应用(二)

从应用落地情况来划分,AI大模型的应用领域主要分为三个:AI学习机、AIGC类学习产品和AI加持下的教育数字化服务,其中,国内为AI学习机等智能硬件发展正盛,国外则是AIGC类学习产品更受喜爱。

图片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分析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华为(一)

华为于1987年成立,是全球顶尖的ICT(即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服务的供应商。公司现今拥有大约19.5万名员工,其业务范围覆盖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30亿的全球人口提供服务。华为的使命是将数字世界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每个家庭以及每个组织机构中,打造一个万物皆可互联的智能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普遍且平等的联接是智能世界得以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华为也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多样化的计算能力,确保云计算无处不在,智能技术能够触及每一个角落。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华为(二)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华为销售收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23年总销售收入达7041.74亿元。在业务结构方面,华为ICT基础设施业务占比较大,达49.27%,云计算业务和数字能源业务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占比分别为7.52%和7.16%。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华为(三)

盘古AI大模型是华为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包括NLP大模型、CV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盘古大模型致力于深耕行业,打造多领域行业大模型和能力集,大模型能力通过盘古大模型开放平台承载,平台是一站式大模型开发及应用平台。它提供了包括盘古大模型在内的多种大模型服务,支持大模型的定制开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大模型工具链。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百度(一)

百度创立于2000年,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截至2023年,百度共有39800位员工,每天响应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服务10亿互联网用户。百度掌握世界领先的引擎技术,以“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为使命,坚持技术创新,致力于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百度(二)

数据显示,2019-2023年百度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呈现整体稳步上升的趋势,2023年营业收入达1364亿元,毛利率达51.7%。相比于2022年,2023年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有一定提升。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百度(三)

百度推出的文心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成果体现为文心一言。作为一款新一代的知识增强型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主要应用于日常对话、问答互动及内容创作等多种场景。在架构构建方面,文心一言依托于文心大模型作为其核心模型资源,并通过百度智能云平台向外界提供服务。其应用模式涵盖了搜索引擎服务、API接口调用以及生态融合策略。截至目前,文心一言已明确将广告业务作为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月之暗面(一)

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主做To C端的AI大模型公司。虽然月之暗面成立时间较短,但其产品Kimi智能助手在用户中拥有良好口碑。截至2024年3月19日,Kimi智能助手累计下载量突破50万次,是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月之暗面(二)

Kimi是一个运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模型,擅长处理长文本和执行网页搜索,具有显著优势。在推理结构设计上,它采用Mooncake技术来实现KVache的分离设计,以此达到缓存解耦的效果,既确保了高吞吐量,又提升了运行效率。至于模型结构,Kimi通过六个层级——包括输入处理、特征提取、知识检索、答案生成、答案排序以及输出处理——来解答问题。
图片

通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月之暗面(三)

Mooncake作为Kimi的服务系统,承载了其80%的流量并为其实现长文本处理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它拥有以KVCache为中心的分离设计,并通过名为Conductor的全局调度器进行调度,提供了充足的缓存容量和传输宽带。这种设计策略反映了未来系统的发展趋势。

图片

网络安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天融信(一)

天融信 (002212.SZ)创始于1995年,是上市公司中成立最早的网络安全企业,中国第一台商用防火墙的缔造者。围绕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云计算与云安全领域,天融信构建起全系列产品与服务,为各行业客户业务安全和可持续性运行赋能。近年来,融合AI、云计算、大数据、国产化、量子计算、隐私计算、5G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持续升级产品技术,延展场景应用,护航客户数字化转型。

图片

网络安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天融信(二)

天融信天问大模型是安全垂直领域大模型,使用大小模型自主协同技术,融合业务数据、网络安全领域数据和能力,联动相关系统实现网络安全防护和运营业务。同时,通过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实时动态获取外部知识,整合智慧安全知识库,增强大模型上下文关联能力,实现安全运营知识问答。

图片

网络安全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天融信(三)

天融信天问能力框架以大模型、小模型、机器学习等AI技术能力为核心,基于天问算力平台、训练平台、应用平台三大平台,构建企业级AI安全能力体系,并面向全行业客户推出天问系列产品,通过与场景、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增强威胁检测能力、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安全交付能力、实现统一算力管理。

图片

教育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作业帮(一)

作业帮成立于2015年,依托“科技+教育”双引擎的发展,自研作业帮大模型,将优质教研内容与前沿AIGC技术高度融合,为教育、学习多场景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高效助教服务和创新学习产品。

图片

教育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作业帮(二)

基于LLM的ChatGPT代表了AI新一轮技术突破。教育是这一轮新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未来人类的知识获取方式和教育模式或将产生深刻影响。作业帮大模型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GPU集群的训练与在线运维能力的积累,拥有10亿+题库数据,逐步发挥优势,打造教育领域AI大模型。

图片

教育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作业帮(三)

作业帮AIGC应用落地依靠“学习机+Question.AI+云思智学”的“组合拳”。学习机作为实体硬件进行输出,Question.AI使用互联网+语言AI进行解惑,云思智学通过精准把控教学情况进行输入。

图片

金融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拓尔思(一)

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文全文检索技术的始创者,知名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据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拓尔思坚持“数智+赛道”的发展战略,以优秀的科技能力打造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为企业、政府实现数字化升级赋能。公司自主研发的TRS大数据平台、 TRS人工智能平台和安全一体化平台,已成为行业典型的数字化基座。

图片

金融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拓尔思(二)

数据显示,拓尔思2023年总销售收入达7.82亿元。在业务结构方面,拓尔思的大数据软件产品及服务占比较大,达53.57%,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及服务和系统集成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占比分别为25.65%和12.02%。

图片

金融AI大模型标杆企业案例研究:拓尔思(三)

拓尔思利用人工智能、舆情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全面监控海量金融实体多维风险,实现高频异构数据自动化分析、风险知识化分析、跨场景知识延展和异动风险监测。

图片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用户调查研究  

中国AI大模型用户画像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一二线、新一线等城市(84.7%)聚集了全国近九成的AI大模型用户;中国AI大模型用户以25-45岁(83.3%)的中青年群体为主力军,其中以企业白领(50.4%)居多。

图片

中国用户AI大模型使用情况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最常用的AI大模型是文心一言,占比为31.4%;其次是豆包,占比为27.1%。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用户使用的AI大模型仍以国内开发的为主,这些AI大模型以中文语言为训练材料,其答复内容更接近中国用户的表达习惯。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型模型的关注能力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较为注重AI大模型的图像识别与处理能力,占比达到72.7%;其次是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占比分别为64.6%和56.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人工进行图像处理通常需要耗费较长时间,AI大模型的介入能够极大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

图片

中国用户使用AI大型模型的频率及用途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使用AI大模型较为频繁,其中51.5%的用户每周使用4至5次;21.6%的用户每天多次使用;仅有6.2%的用户很少使用AI大模型。在用途方面,中国用户主要将AI大模型应用于工作和学习,分别占比53.9%和44.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I大模型可以整合和处理大量信息,减轻人工重复劳动的负担,成为用户提高工作效率的辅助工具。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应用效果的效率提升评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九成的用户认为使用AI大模型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效率。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AI大模型在算法优化、模型架构创新、多模态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其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将持续提高,进一步深化人机协同工作。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应用效果的满意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82.5%的用户对目前AI大模型的应用效果表示满意,仅有1.8%的用户感到不满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现有的AI大模型在技术上已经相对成熟,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或解决方案,从而赢得了用户的认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未来AI大模型有望吸引更多用户,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生成内容即时使用倾向分析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有近六成的用户表示,他们不会直接使用AI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而是会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相比之下,超过四成的用户对AI大模型生成的内容较为信赖,认为可以直接采纳。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在处理繁琐且重复的任务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显著提升人类的生产效率。然而,在处理涉及长逻辑链或复杂推理的工作时,AI大模型可能会产生错误,因此需要人工进行纠正。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的发展趋势看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的用户看好AI大模型的发展前景,仅有不到一成的用户表示不看好。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I大模型通过搭载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类语言和行为,提高了协同工作的自然性和效率。随着AI处理技术的深入发展,AI大模型将会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辅助人类工作的重要工具。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的应用领域期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期待AI大模型能够应用于文娱传媒(41.9%)、网络安全(38.4%)、电商(36.2%)和教育(35.7%)等领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现下AI大模型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微博评论机器人罗伯特、AI导诊、智能客服和作业AI等,未来AI大模型将与更多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期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期待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能够应用于常规医疗检查及解释(47.9%)、健康管理(45.2%)、医嘱辅助监督(43.9%)、病人监护(42.9%)及诊断与治疗(40.8%)等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I大模型的应用将会极大减少医生的重复劳动,也能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意愿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用户赞成医生在工作中使用AI大模型辅助工作,以提升工作效率。近八成用户表示愿意将前期初步的体检或病情诊断完全交由AI大模型进行判断。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AI大模型辅助诊断可以缩短诊断时间,提高医疗流程的效率。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期待及看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期待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能够应用于检测知识薄弱点(44.5%)、错题整理归类(42.9%)、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42.1%)及课堂智能互动(42.0%)等方面。75.5%的用户表示赞成学生使用AI智能学习机辅助学习。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AI大模型在教育领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进度和理解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做到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果。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期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期待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能够应用于智能风险管控(50.7%)、智能客服(49.9%)、智能运营(46.3%)、智能营销(45.0%)及智能催收(40.2%)等方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基于AI大模型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和虚拟助理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客户服务,处理查询并提供实时支持,有助于降低金融领域的人工干预成本。

图片

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发展前景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中国用户认为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具备以下优势:24小时在线服务(占比49.6%)、数据收集便捷(占比47.9%)、使用操作简便(占比44.1%)以及响应速度快(占比42.1%)。同时,有79.34%的用户对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既广阔又多样,预计将在未来深刻改变金融服务业的面貌。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期待及看法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揭示,中国用户期望AI大模型能在网络安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智能辅助响应(占比45.3%)、过程内容总结(占比40.0%)以及知识运营(占比40.0%)等方面。此外,高达79.4%的用户认为AI大模型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的引入将促使众多网络安全工具在能力、效率及可用性上实现质的飞跃。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电商领域的应用期待及看法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用户希望AI大模型能在电商领域应用于多个方面,包括智能客服(占比42.5%)、智能营销(39.6%)、客户经营分析(39.6%)、虚拟主播(38.7%)以及物流管理(38.1%)。同时,有79.2%的用户认为AI大模型在电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AI大模型正日益成为电商平台及商家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业务创新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图片

中国用户对AI大模型在制造业的应用期待及看法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数据,中国用户期望AI大模型能在制造行业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产品设计创新(占比57.3%)、成本控制(占比53.4%)以及故障识别(占比48.8%)等方面。此外,有78.4%的用户认为AI大模型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广阔。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下,AI大模型的应用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
图片
图片

  中国AI大模型用户调查研究  

中国AI大模型行业SWOT分析

图片

优势:国产大模型将广泛应用至各行业生态

AI大模型已初步具有算力高效利用能力、真实世界感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中国大部分的国产AI大模型可在文本、图像等方面赋能,并广泛渗透到娱乐、电商、工作以及垂直领域等各类应用之中,为中国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赋能。

图片

劣势:国产大模型与国外龙头厂商仍有差距

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大模型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受此影响,中国的科技公司积极投身于国产大模型的研发工作,催生了一大批大模型科技企业。然而,与海外的大型科技公司相比,国产模型在训练数据集、算力支持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仍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国产大模型目前仍处于向海外领先企业看齐的发展阶段。
图片

机遇:中国大模型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大模型作为一项创新且实用的技术,在信息安全、教育、金融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促进国产大模型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产业扶持和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

威胁:中国用户认为AI大模型存在的缺陷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中国用户普遍认为AI大模型存在三大缺陷:推理能力不足(占比48.4%)、缺乏实时优化能力(占比44.6%)以及存在灾难性遗忘问题(占比41.5%)。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指出,当前AI大模型在处理复杂逻辑任务时仍显得力不从心。然而,随着未来技术难题的逐步解决,AI大模型有望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图片


分享